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“万里桥西一草堂,百花潭水即沧浪。”成都百花潭久负盛名,杜甫曾为其赋诗。百花潭公园也因其“古、文、静、雅”的格调,成为游客钟爱的景点。(因水系变化,现百花潭为清末重建。——编者注)
然而近日,民情热线记者接到多名群众反映,本来清幽怡人的百花潭公园内新开了多家酒吧、餐厅,鸟语花香少了,油烟噪音多了,既影响游客正常观光休闲,又与公园的文化底蕴不相符。“百花潭公园在是承载成都文化底蕴的一张名片,对它的改造,应该慎重点。”有成都市民直言。
新闻链接: 文化中心变餐馆、巴金慧园成酒吧,成都百花潭公园为何餐馆林立?
原本规划的文化交流中心,在实际经营中变成了餐厅。为啥会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,为啥经营方会堂而皇之地在久负盛名景点内搞“餐饮一条街”,为啥公园管理方却听之任之。因而也引起网友广泛热议:有部分网友支持,说现在搞市场经济,弥补文化中心建设资金的不足,管理方这样做也未必不可。但有更多网友持反对意见,认为公园建设和管理必须始终把公益性作为第一原则,把群众文化需求需要作为第一要务,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能以所谓的“改造提升”或“丰富业态”为名,侵害公众的利益,更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商家牟利之地。对此,文化中心变餐馆,您的看法呢?
截止时间:4月2日
参与方式 : 1、每期话题都有截止日期,过了截止日期参与讨论,不再纳入评选范围。
2、直接跟帖,字数在200字左右,杜绝辞藻堆砌,务必剔除套话、空话和口号。
3、如您的观点单独成文,请在跟帖附上标题、链接、提炼出自己文章里的观点或建言。 4、同一话题,每人限参与一次,超出不计分。 5、参与讨论不要泛泛而谈,聚焦在一个点上,微问计给出建言,微点评表明观点即可。
|